树莓派3b+安装Raspbian系统
0 准备工作
- 系统:windows10
- 工具:SD卡、读卡器、树莓派3b+、SD卡格式化工具、win32DiskImager、Raspbian系统镜像、Xshell(ssh工具)
1 选择镜像
树莓派系统镜像下载地址
树莓派官网提供了多种不同的系统供用户选择下载,除了官方的Raspbian系统外,在官网镜像中也提供了很多第三方镜像。
这里选择官方的Raspbian系统,Raspbian系统分为轻量版和桌面版两种。桌面版有图形化显示界面,并且预装了一些软件,看个人喜好下载其中一个就可以。
2 安装系统并初始化
在镜像下载完成之前,要对SD做格式化操作。
将SD卡连接电脑后,打开格式化软件,选择SD卡所在盘符,点击format进行格式化。
2.1 写入镜像
将下载完成的镜像压缩包解压,打开win32diskimager软件,选择刚才解压出的系统镜像2018-10-09-raspbian-stretch.img
,选择SD卡盘符。点击写入
后,等待系统镜像写入到SD卡中。
2.2 配置
在写入完成后,不必急于拔出SD卡,现在在电脑中可以看到一个名字为boot的分区(此分区为FAT32格式,并且容量会很小,这是正常的,在SD卡插入树莓派后,这个boot
分区就是系统的/boot
文件夹),
2.2.1 开启SSH
现在的树莓派都是默认关闭SSH的,开启SSH只需要在boot下新建一个名为ssh
的文件夹即可(无任何后缀)
2.2.2 开启强制HDMI输出 (不接显示器的话可以跳过此处)
打开boot分区下的config.txt
修改如下行
1 | hdmi_safe=1 |
参数说明
|参数|说明|
|:–|:–|
hdmi_safe=1| 安全启动HDMI
config_hdmi_boost=4| 开启热插拔
hdmi_group=1| CEA电视显示器
hdmi_group=2| DMT电脑显示器
hdmi_ignore_edid=0xa5000080| 忽略自动探测的分辨率
hdmi_mode=4| 640x480 60Hz
hdmi_mode=9| 800x600 60Hz
hdmi_mode=16| 1024x768 60Hz
hdmi_mode=82| 1080p 60Hz
2.2.3 设置wifi连接(有网线连接可跳过此处)
在boot分区下新建wpa_supplicant.conf
文件
ssid 为wifi 名称
psk 为wifi密码
1 | country=CN |
设置完成后,即可将SD卡插入树莓派,启动电源
3. 连接树莓派
树莓派启动后,指示灯会亮起,3b+上,红色灯亮起时,为接通电源状态,绿色灯亮起时,为系统在对SD卡做读写操作。树莓派启动后,就可以通过SSH连接登录系统。(查询树莓派的IP地址就可,端口默认22)
树莓派默认ssh账户为pi
,密码为raspberry
3.1 修改密码
1 | # 修改pi密码 |
3.2 校正时区,时间
输入date
命令看查看当前系统时间
1 | # 打开时区设置 |
再次输入date
命令检查时间
3.3 修改系统软件源
1 | # 树莓派系统默认使用nano做为编辑器,修改完成后使用ctrl+x退出,退出时会提示是否保存文件, 按Y即可 |
3.4 更换pip源
1 | # 国内源 |
3.5 安装vim 替代nano
1 | # 更新软件源 |
vim配置
1 | # 语法高亮 |
3.6 安装 oh-my-zsh
1 | # 查看当前shel |
3.7 安装远程桌面
1 | # 给板子装服务端 |
下载VNC Viewer客户端 下载地址
开启VNC流后,在VNC Viewer中输入 [IP地址]:[代号] 如:192.168.0.111:1,输入密码,连接树莓派上的服务端。
停止VNC server
1 | # vncserver -kill [代号] |